物联网 > > 解决方案 > 什么是海绵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该怎么做

什么是海绵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该怎么做

来源:https://www.wlworld.com.cn 时间:2024-07-2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什么是海绵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该怎么做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

二、什么是海绵城市?如何做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无论是泥地、草地还是树林、湖泊,都能吸收大量雨水。这样,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当大量的雨水都被海绵体吸收之后,城市的积水也就无从谈起。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对于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特大型城市,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反而更具可行性。设计建设过程中,既有的老旧建筑可通过雨水管断接技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

三、海绵城市要怎么建

1、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的绿带。

2、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

3、低影响开发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贯彻六字方针“渗、蓄、滞、净、用、排”

渗:透水铺装(透水砖、透水沥青、彩色透水整体路面)、绿色屋顶

蓄:地下蓄水池(蓄水模块+T型导水管)

滞: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水生态治理)

净:渗滤、人工湿地、生物处理

用:二次用水(灌溉、洗车、景观用水、消防用水等)

排:市政管网排除

四、海绵城市应用在新建小区中的比较好的例子都有哪些?

把海绵城市应用在小区中就是“海绵小区”,“海绵小区”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让小区能像“海绵”一般,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小区通常会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透水停车场、透水铺装如靓固彩色透水整体路面等低影响开发措施。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设海绵小区或者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包括:济南千佛山南路11号院、遂宁复丰巷、合肥航鑫家苑、遂宁联福家园小区、嘉兴烟雨小区、海淀塔院小区等等

靓固海绵城市综合解决方案

五、海绵城市怎么搞

1.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雨水渗透率,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

2.在地面建设时要选择具有透气、透水,能够有效的解决积水现象,并能高效地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的危害的优良铺装材料。

3.可以选择铺装材料如彩色透水地坪,这种透水地坪拥有15%-25%的孔隙,能够使透水速度达到31-52升/米/小时,远远高于最有效的降雨在最优秀的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不必担心孔隙堵塞的问题,因为特有的透水性铺装系统使其只需通过高压水洗的方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还不会受冻融影响面断裂,因为它的结构本身有较大的孔隙。所以南北方都可以使用。

4.想出全面方案行动建设海绵城市。

六、海绵城市应该怎么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2015年4月2日晚间,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1] 国家住建部6月10日下发文件把三亚列入城市“双修”、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

最近更新

解决方案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