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 系列专题 > IOT设备开发系统简介

IOT设备开发系统简介

来源:https://www.wlworld.com.cn 时间:2024-08-25 编辑:admin 手机版

IOT设备开发系统简介

下图为一个较为通用的IoT系统的开发技术域图谱。

我们用华为的HiLink进行举例说明。

• 华为HiLink智能家居开发者平台是以HUAWEI HiLink为核心的技术开放平台。 • 为开发者提供基于云到端的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服务。 • 开发者能基于云到端的整套HiLink智能家居解方案,快速构建智能硬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还可以与 HiLink生态圈内的硬件互联互通,形成开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态。

• 华为HiLink智能家居开放者平台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并建设开发者社区,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帮 助开发者从开发环境搭建到集成、测试、提供一站式的开发服务。 

• HiLink生态中的开发者可以在HiLink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平台中进行开发。我们将开放 HiLink SDK、 LiteOS、物联网芯片、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 

• 1. HiLink智能设备 

        • 平台提供HiLink SDK。支持Wi-Fi、BLE、Zigbee等方式联网,帮助智能硬件厂商快速集成HUAWEI HiLink协议。 

• 2. 智能家居APP 

        • 平台提供标准的HTML5的设备控制页面,开发者也可以基于JSAPI接口,进行智能设备控制界面开发。 

• 3. HiLink 智能家居云 

        • 云端通过开放API,实现和第三方云的协议对接和数据共享。 

• 4. 智能路由开放平台 

        • 开放智能路由平台,可以支持主流智能家居协议的转换,实现第三方设备的控制。

最早其的HiLink并没有如此宏大的蓝图,仅仅是为了增强智能路由器的配套工程,即主要是支撑智能路由 产品族,为其配套尽可能多的智能家居产品。 • 最强大的功能就是其自组网能力,是从企业级路由器自组网协议中衍生出来的,从诞生之初,一直是国内 家用路由器中,最好的自组网协议,没有之一。特色就是其自组网键“HiLink”键,它长这样:

• 1 组播/广播配网 

通过华为智能家居APP或HiLink路由器下发路由器SSID 和密码参数,智能设备连接无线路由器网络。设备配网需 要借助智能家居APP来实现,根据家庭组网路由器的不同。 

• 2 SoftAP配网 

周围有待配网的智能设备,设备处于SoftAP模式,通过 操作智能家居APP接入设备热点并向设备下发路由器 SSID和密码参数,设备切换为STA模式并回连路由器网 络,智能家居APP切换重连路由器网络。

由于组播/广播配网往往有路由器兼容性问题(主要是广播拥塞),所以WiFi接入的IoT设备必须要支持SoftAP配网 。

• Device 

HiLink智能家居平台中的设备节点,例如家庭娱乐,家庭照明,家庭安防,家庭健康以及穿戴式等IoT领域的智能硬件。 

• 网关 

物联网解决方案中的网关,包括路由器、家庭网关等。 

• APP 

物联网解决方案中的手机/iPad控制端。 

• 云 

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海量连接、设备管理和运营管理。 

a)  统一华为账号 

b) 设备管理 

c) 场景联动控制 

d) 安全连接 

e) 外部数据共享功能 

• Profile 

定义了Device设备侧的应用场景,这些行为包括如何与网关、云平台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控制等。Profile是服务的集合。 

• 服务 

 服务是指定义智能设备执行查询和控制的命令的集合。比如一盏智能灯,可以对外提供开关服务,外界可以通过这个服务来控 制灯的开关状态以及获取灯的开关状态。

物联网行业前景怎样

01、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将在IT行业以及其他多个领域找到广阔的就业机会。他们可以在物联网工程、系统设计架构、应用系统开发、系统管理、技术支持以及云计算等领域发挥专长。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不仅涉及物联网的架构、信息处理和安全技术,还包括通信、传感技术、网络以及RFID和嵌入式系统等。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将具备广泛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设计、开发和管理复杂的物联网系统。

02、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网易云音乐的在线音乐搜索和播放、淘宝APP的在线商品搜索、以及个人电脑视频和图片资料的上传至百度云盘等,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持。这些日常应用展示了物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和普及程度。

03、物联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广泛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将学习如何系统地应用物联网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开发和维护物联网系统。

04、物联网作为一个术语,最早是由MITAuto-ID中心的凯文·艾什顿(Kevin Ashton)教授在1999年提出,当时他在研究RFID技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报告中,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

05、通过以上对物联网行业前景的介绍,我们希望大家能对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希望这些信息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最近更新

系列专题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