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 热点新闻 > 安吉白茶将有"电子身份证" 实现茶叶质量可追溯

安吉白茶将有"电子身份证" 实现茶叶质量可追溯

来源:https://www.wlworld.com.cn 时间:2024-09-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安吉白茶将有"电子身份证" 实现茶叶质量可追溯

在2014年的安吉白茶开采新闻发布会上,一项创新举措被宣布:今年上市的安吉白茶将配备电子身份证,以提升产品质量追溯和保护原产地标识。这一举措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实现,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或访问官方网站输入证件号,就能获知茶叶的详细信息,包括茶园主人、茶园位置和面积,有助于区分本地与非本地产品,增强消费者信任。

安吉县对白茶品质的保护和提升持续进行。他们在全国茶行业中率先采用母子商标系统,通过母商标树立品牌形象,子商标负责质量追溯,有效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品牌建设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公共品牌市场风险。县内390余家茶叶企业被统一编码,包装上印有防伪标签,实施市场准入管理,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防伪标识追溯生产者和产地,确保品质可追溯。

茶叶专家预测,今年的新茶品质有望因适宜的气候条件而提升。由于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降雨充足,加上近期稳定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安吉县加强了病虫害防治和春季茶园管理,只要天气正常,有望产出优质、安全的新茶。

二、2018全国两会20日闭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据大会发言人介绍,今年人大会议3月5日开幕,3月20日闭幕,会期15天半。那么,两会前后哪些股票或受益呢?下面随小编来简单的了解一下相关的信息吧。

今年两会或利好哪些股票?

A股向来有“两会行情”一说,因两会通常是各项政策、产业规划的密集讨论期,与会议相关的题材会受此利好。此前有多个机构预测,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可能涵盖制造强国、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等方面。

两会召开哪些股票或受益建议布局投资围绕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与区域规划、乡村振兴及扶贫、产业长效机制建设四条主线。另有业内人士指出,两会有望被炒作的主题包括5G、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其中,热门题材叠加股如格力电器、汉得信息、春兴精工等受益确定性更大。

广发证券认为,全国“两会”前后A股市场会相对活跃,会议议题往往让相关标的站上“风口”,从2013年的雾霾防治、2015年的互联网+、2017年的人工智能等,相关主题皆涨幅明显。而国泰君安指出,今年A股市场由于业绩雷和美股暴跌等因素表现低迷,但利空提前消化,一定程度也提高了2018两会投资的胜率,2018两会或带来主题投资暖窗。

在投资方向预测上,广发证券、华创证券、国泰君安三家机构均指向了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另外,环保、军工、大数据、国产软件、云计算、区块链、互联金融、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概念板块有望被炒热,多概念叠加股受益确定性更强。机构建议重点关注格力电器、汉得信息、春兴精工等。

机构表示,格力电器除了身负锂电池、新能源车、智能家居、粤港自贸等多个热门概念之外,其主营业务家电制造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带起的大众消费品牌化下,或将是18年两会带来的最确定性投资主线。

汉得信息是华创证券推荐的“新动能三剑客”之一工业互联网代表,工业互联网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制造业领域的重点落地,政策层面、产业层面均有持续落地和催化。同时汉得信息也涉及国产软件、大数据等多个热门板块,因而受到重点关注。

三、十三五期间国家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草原保护。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重点提高财政、金融、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粮食、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等方面风险防控能力。

深化改革构建发展新体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中西部地区流动的政策体系。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中国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重点包括五个规划,《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同时,统筹编制城乡社区服务、民政标准化、福利彩票、民政立法等相关规划。围绕这些规划,初步确定了“十三五”民政事业的一些重点指标、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发展指标共16个,包括: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35-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能力达到60%。医疗救助重点对象年人均筹资增长率为18.5%。年均遗体火化率为53.5%。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5%。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县级行政区域覆盖率达到70%。

此外,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大于1.3%。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到50%。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60%。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30%。每万人社会组织数达到6.5个。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数量达到5万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的比例达到13%。

冯亚平说,在战略任务方面,重点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保障儿童权益,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创新社区治理和发展基层民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科学设置行政区划等10个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布局谋划。

同时,“十三五”要重点推动实施4项重大工程:

一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老年养护院、医养结合设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光荣院、农村敬老院建设等设施建设。

二是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公共殡仪馆新建或改扩建、火化炉环保改造和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建设。

三是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儿童福利设施、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农村三留守人员服务保护设施和精神卫生福利服务设施建设。

四是全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是在完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基础上,支持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快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最近更新

热点新闻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