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 产品库 > 用户体验要素—一个过时的理论

用户体验要素—一个过时的理论

来源:https://www.wlworld.com.cn 时间:2024-07-17 编辑:admin 手机版

对!银或败你可能看过下面这本书。但是,它已经过时了!不是吗?

2002年,被称为“AJAX之父”的Jesse James Garrett发行了《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and beyond)一书。本书用简洁的语言系统化地诠释了设计、技术和商业融合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此后,此书连同书中提出的用户体验五要素模型大为流行。

上面这个图可能早就印在你的脑海里了。

书评说:

此书常年出现在各种“互联网人必读书目”的前几名,很多产品经理在入行后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此书。书中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理论得到广泛认团裂可和应用。在百度245万多的搜索结果中,还没有看到对其产生质疑的文字。因此至少在中文互联网,几乎这个理论是被全方位认可了。

今天,我将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用户体验要素的方法的确有用,但其适用范围不广。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在构建产品时,我们有更好的思考模型,不能将其被置于产品设计工具的中心位置,产品经理应当大胆摒弃之!

今天,你可能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发出一点不一样的声音。

连经济学都不能算是一门精确的学科,更何况设计。这可能并不关乎对错,只在于视角。愿能对正在看的你(很可能是产品经理),带来一些思考。

为何?下面我将阐述。

此书及其理论诞生于2002年。

那时,还没有移动互联网一说,iPhone的出现还在五年之后,电脑存储空间以M计,网速以K记。当时,人们说“上网”具体指的是WEB浏览器。

我们来看看那时的互联网长什么样?

BAT中的老大哥,百度是这样的:

02年的丁磊还没有养猪,也还没有可供其贩卖品味的严选,163页面长这样:

“用户体验之王”的苹果,页面长这样:

可以看到,仅从审美角度来看,那时的WEB页面体验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有着“Ajax之父”的江湖名号,一位有着开创性地位的行业大牛,曾被PC World评为“互联网最重要的50人”。而Ajax 是一种用于创建快速动态网页的技术,也就是现在我们理解的WEB前端技术,承担与用户进行可视化交互的任务。作者跳出了自身的技术视角,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将设计、技术和商业融合起来,这真是开创性的理论贡献!

所以你看书中的例子,全是网页,那时的用户体验几乎就是指网页的体验。

2002年,互联网玩家有限,用户的选择也有限。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页面体验良好的网站,却鲜有人问津。当然,有可能是用户选择太多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互联网上提供的服务的纵深度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不仅仅是指页面体验,还有很多其他的维度,而页面体验只占体验的很小一部分了。

现在,我们发展出了物联网、人工智能,他们根本就没有页面来呈现。

对了,当时这本书的第一版中文书名叫《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Web设计》。注意,是“Web”而不是“产品”。Web式微后,出版商很聪明地改成了“产品”。

“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中的用户,狭义的被认为是:这个产品的终端使用者或是消费者。我们还可以看到书中举了很多实体产品的例子,很自然地,作者将现实中的产品与互联网产品进行了类比锋颤。

这是在用一种静态的视角在看互联网。

今天,互联网发展的深度已不是十几年前可比,即便是网站,我们看到了电商平台等类生态型的互联网形态。

就拿电商平台京东来说,上面有供应商、有买家、有网站的运营者(网站的运营者里面又按工种又可分为不同的职位)、有物流公司、快递员、仓库管理员。如果再扩大一点,有代运营公司、刷单公司、流量联盟、广告联盟等等。各个角色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活动,他们都用某一种联网的设备来进行联结。而你在浏览器中打开看到网页,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

如果,我们将京东的所有的通过互联网联结的这些交互载体看成一个整体,你还能说这个整体是跟一个杯子一样的东西吗?一个生态型的网站就像是各个角色参与的一场大型游戏,产出物并不只是这个看得见的系统本身。

甚至产品这个词本身已不适用于现在的互联网了,它的语义已经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不便于交流了。

以用户为中心没有错,但如果要打造一个生态,不能仅仅有类似于终端消费者的这一狭义的“用户”角色 ,用户体验也不仅仅是指这些网页带来的体验。京东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它做起了物流,之后发展成强有力的竞争武器。如果刘强东当初没有这个见识,现在就没有京东什么事儿了。

上面提到的这些角色,都是这个网站的用户。实质上,产品经理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必须全面的考虑一个事件对整体的影响,这是基本要求。即便是网页,我们不仅会设计前台,还会有后台。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产品新人他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会很专注于前台,有时甚至会忘了设计后台,这就是视角的不同。

产品经理应该有上帝视角,像老大哥一样俯视生态内各个角色及其互动链条。用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视角,只能看到整体的一个剖面。

用户体验要素模型,它是一个静态的模型,适用于这种场景:我们已经有一个成熟的体系,然后在此之下,需要设计一个页面。

如果我们不需要考虑数据是怎样流动的,用这个模型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作者经验的原因,他比较注重前端的页面呈现。相比流程图、用户体验地图、时序图,状态转换图、服务蓝图,在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中,我们看不到时间的进程。

假设我们用用户体验要素模型来分析一款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成品(今天,我们仍然看到很多竞品分析报告用这个思路在写),很可能,你会丢掉一部分东西。因为看不到后面流动的、变化的、有连续性的想法。所以很多人喜欢去分析APP的更新历史,从中看到其成长的轨迹。

今天,阿里还只是一个网站吗?它有移动APP、有PC端的千牛客户端、有菜鸟、有支付宝、还有达摩院、还做了物流分拣机器人、还做了视频盒子、智能音箱等等。这些都不是网页,但是他们共同为用户体验服务。用户体验要素的模型用来分析人工智能的体验吗?显然不行。

用户体验模型,可以作为设计师,在完成某个具体页面设计任务时,可使用的一个思考工具。但不能反过来,用这个模型来倒推分析一款产品。

我看到产品经理把用户体验模型作为一个日常工作的核心模型,甚至从这个模型来倒推出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应该怎样安排。我认为这是很不恰当的。产品经理是一个生态服务的设计者,用户体验也不仅仅指前端页面。用一个指导网页设计的思维工具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这非常不合适。

互联网改变了商业规律吗?可能并没有,他只是改变了商业的场域。今天,拼多多、花生日记火了起来,为什么?因为很便宜?

他们通过有效的方式聚集了客流,这跟开实体店要找一个好码头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开实体店更多时候像是守株待兔,难以主动出击。而互联网获客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且不受理理位置限制,如果有效,会迅速产生效果。

他们的销售额背后的本质不都是 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 吗?虽然互联网公司更喜欢用GMV,只是因为听起来更有逼格。

产品经理招聘需求上能看到的各类专业能力比如:项目管理、需求分析、交互设计等,可能只能占其知识图谱的一半,更多的是通识:对世界的认识,对行业的了解,对经济规律的了解。互联网产品,几乎我们都能在线下找到基于同一商业逻辑的服务或产品。

有人说,产品经理就像导演,没错,我们只是在复现人类的某一个故事,有情节,有画面,这个故事来源于现实世界。并没有一个脱离地面、与人类无关的、无根的互联网世界。我们构建的产品,它不是一个个静态的网页。里面的数据,以流动的形式来彰显价值。世界在运动,我们更需要一个流动的模型。

在这里,我提出:用多维的、全局的思维模型来构建产品,舍弃掉一些不合适的思维模型,而用户体验要素模型就是此类。

谈到如何从用户角度来设计好的产品?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作为一个静态的模型、也不是一个好的思考工具。在具体的功能的设计上面,用户体验地图、服务蓝图,都比这个更合适。

对了,如果有时间我把脑子里正在思考的一个模型发出来与大家探讨。

最近更新

产品库排行榜精选